新闻中心
如果问“投资是为了什么”,相信十个人里有八个会回答是“为了挣钱”;如果接着问“挣钱是为了什么”,估计答案就五花八门了,结婚,买房,旅游,说什么的都有。很多投资者糊里糊涂地把挣钱当成了投资目标,结果很容易导致短期行为。今天赚100%,明天亏50%,最后算总账,发现什么钱都没赚到。原本很专业、很严肃的投资变成了轻率的游戏。
由此可见,挣钱并不是投资的最终目的,而是投资过程中的一个表面现象。要开始理性投资,第一步是设置正确的投资目标,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哪些规划和设想。
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而言,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投资目标是教育。为什么呢?用行话说,教育是为了构建人力资本而进行的投资,不仅需要的资金多,投资开始的时间早,而且很多都是有时效性的,到了一定时间就必须掏这笔钱。从整个社会来看,人才是最值钱的资本,所以在个人和家庭理财规划中,针对人力资本进行的投资必须先行。
教育投资不仅仅指学杂费用,而是涵盖了一个孩子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这种投资从他小的时候,甚至没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比如胎教的音乐、孕期的营养补给等。有的人为了抚养孩子而暂停工作,牺牲了工资那部分机会成本,来换取与孩子更多的相处,这其实也是投资。更广义地看,传宗接代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古代人把生儿育女看成一种传承,只有养育后代,土地才有人耕种,年老才有人赡养。只不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观点已经被弱化了。
即使一个人不打算要孩子,也得考虑对自己的教育投资。为什么很多人读完学士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就是为了构建或者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产生回报的形式,不外乎就是这个人具备了更能挣钱的能力。从投资学的视角看,所谓终身学习龙8long8,就是为了让一个人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更有盈利能力,能够在未来产生更多的收入现金流。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和犹太人一样,都是非常重视教育投资的民族。
更广泛地说,一个人阅读书籍、外出旅游、积极锻炼身体,所有这些有利于塑造人力资本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教育投资。女孩子去美容、买漂亮衣服,其实也沾教育投资的边——毕竟外表漂亮了,人本身也就“升值”了。但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这种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不如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的内在价值——一只大猩猩,穿得再漂亮也是猩猩。所以仅仅提升外在形象是不够的。
教育投资还有一种特殊形式,那就是感情投资。有些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国外去上学,父母把本应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都拿来挣钱了,感觉好像给了孩子最好的物质基础就是对他最大的爱。龙8客户端登录其实不然,孩子在这个阶段最需要的就是亲情,而感情投资是很难用金钱衡量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成长并不完整,由于沟通关怀不够,很容易与父母产生更多的矛盾,这就会导致投资失败。还有些家庭,本来没有充足的经济条件送孩子出国留学,但却节衣缩食,甚至不惜把房子卖掉,也要给孩子做这种教育投资,给孩子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岂不更是大错特错?
每个做父母的都有这样的深切感受:养一个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除了感情上对孩子关怀备至之外,经济上也得责无旁贷地加以支持,有的家庭甚至在子女结婚、买房时都要父母拿钱。可见,人力资本的投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随着时间的累积,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所以,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人力资本之后,我们就要设置第二个投资目标:人力资本的安全性。为了保证这一点,我们要对人力资本进行“套期保值”。而为人力资本进行套期保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买保险。人寿险、医疗险、意外险,这些都是对人力资本的有效保护。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消息,有对刚结婚的小两口回老家探亲,结果路上遇到意外都死了。更不幸是,两个人没买保险,而又都是独生子女,偏偏家里的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父母多年来为了供他们上学倾尽了全力,结果刚刚熬到出头的日子,孩子就没了,四个老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着特别可怜。可见对人力资本的“套期保值”是何等的重要!
除了保险,房子也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有效保护。买房子可以解决生存空间和部分人身安全的问题,而且房产已经成为一个家庭或者个人这辈子所能拥有的最大一笔经济型资产。很多人愿意租房,觉得租房比买房便宜。如果租房,那就是消费而不是投资了。
目前普遍流行的说法是,买第二套房才算投资,第一套自住的房产只能算消费。这其实并不完全正确。第一套房也是投资,虽然它主要是功能性的,但也具有投资的属性。举个例子,现在的房价这么贵,很多人不得不到银行买房。为什么那么多人要通过举债,龙8客户端登录把未来的现金流拿到现在来形成资产?中国部分城市的房价租售比已经超过纽约了,为什么不考虑租房?这不是很奇怪吗?人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房子这种资产具有升值的可能。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投资。
不过以我个人的观点,在中国投资房产并不那么划算。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新闻报道,出于各种原因,中国的房子平均寿命只有30年,而美国的房子能达到74年,德国、日本的房子都是上百年。那么,为什么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借钱购买70年的使用权限呢?难道是因为人生苦短?因为大家认为,一个家庭至少要拥有一项经济型的资产,才能叫“有产阶级”。最有效的经济型资产就是不动产,或房地产,这不仅为家庭提供安全的庇护所,更重要的是为家庭财产进行保值。不动产的保值效果往往要比现金或证券类投资工具安全得多。试想10年前100万元人民币,即使投资到平均年收益率为7.2%的证券,在不考虑风险的情况下,今天可变成200万元人民币;但是10年前100万元买的房子,今天200万元不见得买得到。
当教育、安全问题解决之后,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要设置的就是退休养老的目标。在所有投资类型中,养老投资涉及的时间最久,动用的资金量最大。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投资,比如买股票、买房子等,绝大部分是为了退休养老而进行的。
很多人是从40岁起才考虑退休的,因为这时已经买了房子,工作顺利,生活状态稳定,结婚早的话,孩子的教育投入已经到了后期,资金压力也不那么大了,考虑退休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不过要知道,40岁再考虑就已经晚了。现在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60岁退休之后一般还有20年,这段时间的生活要完全靠退休之前积累的财富来支撑。这就说明,人们必须从很早开始就要考虑到自己的退休养老问题。当然有一些老人可以靠已经自立的子女来获得部分经济支持,但这样幸运的父母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很多子女在经济上不是“敬老”,而是反过来“啃老”。
不是每个人都养育子女,不是每个人都买房子、买保险,但每个人都会变老,所以养老是下到老百姓、上到政府层面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写过一本《养老金》,在书中他从社会制度角度阐述了东西方养老制度的区别: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养老是国家的事,只要是社会主义公民,国家就一包到底;资本主义国家养老是个人的事,国家不管。而现在,东西方养老制度都开始向中间状态靠拢了,变成国家、企业和个人各负担一部分。有的国家不仅直接给予个人养老补贴,还通过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个人把这部分省下来的钱用于投资,这样才能为未来做出更充足的准备。
扫一扫关注我们